分类

安卓应用安卓游戏攻略资讯

首页>资讯教程>硬件知识

常见硬件术语手册2

作者:未知   来源: JZ5U整理   日期:2019/08/01 14:16:02
五、modem术语解释
    AT命令(ATCommands):由Hayes公司发明,现在已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并被所有调制解调器制造商采用的一个调制解调器命令语言。每条命令以字母“AT”开头,因而得名。AT后跟字母和数字表明具体的功能,例如“ATDT”是拨号命令,其它命令有“初始化调制解调器”、“控制扬声器音量”、“规定调制解调器启动应答的振铃次数”、“选择错误校正的格式”等等,不同牌号调制解调器的AT命令并不完全相同,请仔细阅读MODEM用户手册,以便正确使用AT命令。
  
    波特率(BaudRate):模拟线路信号的速率,也称调制速率,以波形每秒的振荡数来衡量。如果数据不压缩,波特率等于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如果数据进行了压缩,那么每秒钟传输的数据位数通常大于调制速率,使得交换使用波特和比特/秒偶尔会产生错误。
  
    DCE:“DataCommunicationEquipment(数据通信设备)”的首字母缩略词。DCE提供建立、保持和终止联接的功能,调制解调器就是一种DCE。
  
    DTE:“DataTerminal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的首字母缩略词。DTE提供或接收数据。联接到调制解调器上的计算机就是一种DTE。
  
    调制解调器(Modem):MOdulator/DEModulator(调制器/解调器)的缩写。它是在发送端通过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而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一种装置。
  
    线路速率(LineRate):又称DTE速率,单位是bit/s(bps)。指的是连结两个调制解调器之间的电话线(或专线)上数据的传输速率。常见速率有28800bps、19200bps、14400bps、9600bps、2400bps。
  
    端口速率(PortRate):又称速率或最大吞吐量。指的是计算机串口到调制解调器的传输速率。由于现今调制解调器几乎都支持该速率的V.42bis和MNP5压缩标准(压缩比都是4:1),所以这一速率一般比线路速率高得多。
  
    专线/拨号专线:指的是普通的两根无源(或有源)电线。在专线上拨号没有拨号音,因而需专门硬件支持。拨号线就是普通电话线,通过电话系统拨号。常见的调制解调器都支持拨号线,而不一定支持专线。
  
    远程设置(RomoteSetup):指本地调制解调器与远方调制解调器连通后,远方使用者能对本地调制解调器的参数进行设置。
  
    贺氏兼容:由于Hayes公司发明的AT指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多数其它生产调制解调器的公司都使用Hayes公司的AT命令来控制调制解调器,这类调制解调器都是贺氏兼容调制解调器。
  
    速率:指调制解调器每秒可以传输的数据量的大小。调制解调器行业中,一般以Kbps作为单位。56 Kbps的意思是每秒可以传送的二进制数量是56,000个。
  
    异步:一种通讯方式,对设备需求简单。我们的PC机提供的标准通信接口都是异步的。
  
    同步:一种通讯方式,对设备需求复杂,但通讯质量高。
  
    数据位:利用调制解调器在线路上传输数据时,每传送一组数据,都要含有相应的控制数据,包括开始发送数据,结束数据,而这组数据中最重要的是数据位。不同的通讯环境下,一般规定不同的数据位和结束位数量。
  
    流量控制:用于控制调制解调器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流,具有防止因为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之间通信处理速度的不匹配而引起的数据丢失。通常有硬件流量控制(RTS/CTS)和软件流量(XON/XOFF)控制。
  
    终端仿真:早期的计算机使用方式都是一台主机和许多字符方式的终端一起工作,现在的PC机也可以模仿各种终端,并可以通过调制解调器连接到其它的计算机上。模仿终端的计算机软件叫做终端仿真。
  
    载波:由于普通电话线上只能传输声音信号,因此调制解调器要将计算机上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后经电话线传输。载波实际上也是一种声音信号,它携带着计算机上的数字信息。调制解调器需要载波信号进行彼此的沟通,因此只有载波信号在两台调制解调器之间建立起来,调制解调器才称为连通。
  
    终端速率:指调制解调器与计算机通信端口之间的连接速度。这个速度应大于载波速率。
  
    载波速率:调制解调器之间通过电话线路能够达到的数据传输速度。平常所说的调制解调器速率是指载波速率。
  
    自动应答:当有收到电话的振铃信号时,调制解调器自动开始回答对方的呼叫,并建立连接,以便进行计算机通信。


六、声卡术语解释
    DSP:即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在音调控制、失真效果器、Wah-wah踏板等模拟电子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同时,DSP在模拟均衡和混响等多种效果上也能大显身手 。通过电脑CPU或专门的DSP芯片都可以进行DSP 动作,不同的是,专门的DSP芯片处理要比电脑CPU处理更优化,速度更快 。
  
    采样:把模拟音频转成数字音频的过程,就称作采样,所用到的主要设备便是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即ADC,与之对应的是数/模转换器,即DAC)。采样的过程实际上是将通常的模拟音频信号的电信号转换成二进制码0和1,这些0和1便构成了数字音频文件。采样的频率越大则音质越有保证。由于采样频率一定要高于录制的最高频率的两倍才不会产生失真,而人类的听力范围是20Hz~20KHz,所以采样频率至少得是20k×2=40KHz,才能保证不产生低频失真,这也是CD音质采用44.1KHz(稍高于40kHz是为了留有余地)的原因。
  
    信噪比:以dB计算的信号最大保真输出与不可避免的电子噪音的比率。该值越大越好。低于75dB这个指标,噪音在寂静时有可能被发现。AWE64 Gold声卡的信噪比是80dB,较为合理。SB Live!更是宣称超过120dB的顶级信噪比。总的说来,由于电脑里的高频干扰太大,所以声卡的信噪比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但SB Live!提供了一个数字输出口SPDIF,可绕过输出时的模拟部分,极大地减少了噪音和失真,同时又极大地提高了动态范围和清晰度
  
    声卡 (Sound Card):顾名思义,就是发声的卡片,它象人喉咙中的声带一样,有了它就能发出声音,就能交流,你还可以唱歌。声卡在电脑中的作用也是这样,它可以实现人机交流,如学习外语,语音输入等。声卡在港台地区称为音效卡或声效卡,是多媒体电脑中必不可少的,电脑也就有发声的功能。声卡对于电脑音乐人来说是必备部件,因为用它作出来的音乐比用传统制作方法要好很多。声卡它带你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有声世界.让你充分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合成技术:声卡中的合成技术有两种类型,第一,FM合成技术(Frenquency Modulation频率调制);第二,W***E TABLE(波表)合成技术。FM合成技术用计算的方法来把乐器的真实声音表现出来,它不需要很大的存储容量就能模拟出多种声音来,它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它的模仿能力很差。波表的英文名称为“W***E TABLE”,从字面翻译就是“波形表格”的意思。其实它是将各种真实乐器所能发出的所有声音(包括各个音域、声调)录制下来,存贮为一个波表文件。播放时,根据MIDI文件纪录的乐曲信息向波表发出指令,从波表库逐一找出对应的声音信息,经过合成、加工后回放出来。由于它采用的是真实乐器的采样,所以效果自然要好于FM。一般波表的乐器声音信息都以44.1KHz、16Bit的精度录制,以达到最真实回放效果。
  
    “软”波表技术:它是软件的形式(声卡中W***E TABLE存放在硬盘中,用的时候CPU调出)代替W***E TABLE。
  
    DLS:可下载音源模块它是一种新型PCI声卡所采用的一种技术,它将波表存放在硬盘上,需要是再调入内存.但它与W***E TABLE有一定的区别,DLS要用专用芯片的PCI声卡来实现音乐合成,而软波表技术是要通过CPU来实现音乐合成的.
  
    Sound Font:是新加坡创新公司在中档声卡上使用的音色库技术。它是用字符合成的,一个Sound Fond表现出一组音乐符号。用MIDI键盘输入乐符时,会自动记下MIDI的参数,最后在Sound Fond中查找,当你需要它时,就下载到声卡上。它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因声卡的存储容量不够而影响到声音的质量,能够达到全音调和音色的理想环境。现在,只有在高档声卡上才采用这种方式。当然了原因有两种,在创新的这种音色库以外,还有就是微软的DLS标准。相比较来说,Sound Font技术实用性突出,但是只有创新声卡能用,微软的DLS多用在PCI声卡上。
  
    波表升级子卡:可以将FM声卡升级为W***E TABLE声卡。但是原声卡必须带有升级接口。由于各种声卡的品牌及声卡上所支持的存储器是不同的,因此价格差别就很大。对于用FM声卡的朋友来说,波表升级子卡是很不错的选择。但它也有一个性能/价格比的问题,是否值得要详加权衡。
  
    采样位数:即采样值或取样值。它是用来衡量声音波动变化的一个参数,也就是声卡的分辨率。它的数值越大,分辨率也就越高,所发出声音的能力越强。声卡的位是指声卡在采集和播放声音文件时所使用数字声音信号的二进制位数。声卡的位客观地反映了数字声音信号对输入声音信号描述的准确程度。在多媒体电脑中用16位的声卡就可以了,因为人耳对声音精确度的分辨率达不到16位。
  
    采样频率:即取样频率,指每秒钟取得声音样本的次数.它的采样频率越高,声音的质量也就越好,但是它占的内存比较多.由于人耳的分辨率很有限,所以太高的频率就分辨不出好坏来.采样频率一般共分为22.05KHz、44.1KHz、48KHz三个等级,22.05只能达到FM广播的声音品质,44.1KHz则是理论上的CD音质界限,48KHz则更加精确一些。对于高于48KHz的采样频率人耳已无法辨别出来了,所以在电脑上没有多少使用价值。
  
    DAC:电脑对声音这种信号不能直接处理,先把它转化成电脑能识别的数字信号,就要用到声卡中的DAC(数字/模拟转换),它把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要分两步进行,采样和转换。
  
    音源: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声音的来源,即声音来自何方。它主要把声音完全准确地表现出来。分为两种形式,外置式,它不受声卡的制约,声音的质量能很好的保存下来,但是成本要求很高。内置式,也称音源字卡。
  
    音源字卡:它自己本身带有音乐的来源但又必须依附在声卡上使用的一块硬盘。在你的电脑上带有W***E BLASTER插头的声卡,就可以用音源字卡。用音源字卡的要求很低,它设置时不占用中断,地址不会重新选择,也不用驱动程序,只要把MIDI的端口设置成SB MIDI OUT即可。
  
    复音 (Polyphone):这个复音可不是在英语中所学的“辅音”,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声卡所能发出声音的数量.如果你放一首MIDI音乐的时候,它所含的复音数必须小于或等于你所用的声卡的复音数,就能听到最佳的效果.因此,你的声卡的复音数越多,你将能听到许多美妙的音乐.但是你将花更多的钱.
  
    MP3:它是将声音文件按1比10的比例压缩成很小的文件存储在光盘上.我们通常所听的VCD一张盘也就只有一二十首,但是经过MP3文件加工的一张光盘可放几百首是不成问题的,这对于电脑音乐的发烧友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MIDI (Musical Indtrumend Digital Interfoce音乐设备数字接口):它不是音乐信号,所记录的声音要想播放出来就必须通过MIDI界面的设置。是电子合成器与数字音乐的使用标准,同时也是电脑和电子乐器之间的桥梁。对于电脑音乐爱好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W***:在Windows中,把声音文件存储到硬盘上的扩展名为W***。W***记录的是声音的本身,所以它占的硬盘空间大的很。例如:16位的44.1KHZ的立体声声音一分钟要占用大约10MB的容量,和MIDI相比就差的很远。这样看来,声卡的压缩功能同样重要。
  
    WOC:它是声音文件的一种存放形式。只要扩展名为VOC的文件在DOS系统下即可播放。它与W***只是格式不同,核心部分没有根本的区别。这种形式都是先将数字化信号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后,由放大器送到喇叭发出声音。
  
    ***I:(Audio-Video Interactive)音频视频交互,它是微软公司(Microsoft)推出的一个音频、视频信号压缩标准。
  
    单声道:单声道是比较原始的声音复制形式,早期的声卡采用的比较普遍。当通过两个扬声器回放单声道信息的时候,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声音是从两个音箱中间传递到我们耳朵里的。这种缺乏位置感的录制方式是很落后的,但在声卡刚刚起步时,已经是非常先进的技术了。
  
    3D立体声系统: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维.从三个方面增强了声卡的音响的效果,第一:我们所听到的声音立体声增强,第二;声音位移;第三,混响效果.不管是在自己家里,还是在电影院里,不管是放VCD还是影碟,每次在屏幕上都会出现两个声道让你选择即"左声道""右声道",我们就要把它全选,两种声道的声音混合在一起,听起来有一种震撼的感觉.但它没有3D环绕立体声系统好.
  
    3D环绕立体声系统:从八十年代3D的出现到至今,有十几种3D系统投入使用.到现在有两种技术在多媒体电脑上使用,即Space(空间)均衡器和SRS(Sound Retrieval System)声音修正系统.先讲一下Space:它利用音响的效果和仿声学的原理,根据人的耳廓对声音的感应不同,而且也不增加声道,就得到3D效果,人感觉声音来自各方;SRS:它是完全利用仿声学的原理和人耳的空间声音的感应不同,对双声道的立体声信号加工处理,尽管声音来自前方,但人误认为是来自各个方向.这种系统只用两只普通音响就可以,就能有音乐厅那种震撼的效果,它不加成本,所以很有吸引力.
  
    准立体声:准立体声声卡的基本概念就是:在录制声音的时候采用单声道,而放音有时是立体声,有时是单声道。采用这种技术的声卡也曾在市面上流行过一段时间,但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
  
    四声道环绕:四声道环绕规定了4个发音点: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听众则被包围在这中间。同时还可增加一个低音音箱,以加强对低频信号的回放处理(就是4.1声道音箱系统)。就整体效果而言,四声道系统可以为听众带来来自多个不同方向的声音环绕,可以获得身临各种不同环境的听觉感受,给用户以全新的体验。如今四声道技术已经广泛融入于各类中高档声卡的设计中,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5.1声道:一些比较知名的声音录制压缩格式,譬如杜比AC-3(Dolby Digital)、DTS等都是以5.1声音系统为技术蓝本的。其实5.1声音系统来源于4.1环绕,不同之处在于它增加了一个中置单元。这个中置单元负责传送低于80Hz的声音信号,在欣赏影片时有利于加强人声,把对话集中在整个声场的中部,以增加整体效果。
  
    杜比定逻辑技术:杜比定逻辑(Dolby Pro-Logic)是美国杜比实验室研制的,它用来把声音还原,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将四个声道(前后左右)的原始声音进行编码,把它形成双声道的信号,放声的时候先通过解码器再送给放大器,借助中间环节环绕声音箱,这样就有临场的环绕立体声效果,使以前的平面声场得到改变.
  
    DDP电路:DDP(Double Detect and Protect:二重探测与保护),它可以使Space对输入的信号不再重复处理,同时对声音的频率和方向进行探测,而且自动调整,得到最佳的效果.
  
    DSP (Dig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它是一种专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在当时高档的16位声卡上曾“一展风采”。为高档的声卡实现环绕立体声立下了不可默灭的功勋。但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DSP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声卡商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忍痛割爱”来降低成本。
  
    HZ 赫兹:用于描述声音振动频率的单位,也称为CPS(Cycles Per Second)每秒一个振动周期称为1HZ,人耳可听到的音频约为20HZ到20KHZ。
  
    编码和解码:在数字音频技术中,用数字大小来代替声音强弱高低的模拟电压,并对音频数据进行压缩的过程叫做编码;在重放音乐时,再将压缩的数据还原,称为解码。
  
    信噪比 (SNR:Signal to Noise Ratio):它是判断声卡噪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信号和噪声信号的功率的比值即SNR,单位分贝。SNR值越大声卡的滤波效果越好,一般是大于80分贝。
  
    频率响应 (FR:Frequency Response):它是对声卡的ADC和AC转换器频率响应能力的一个评价标准。人耳对声音的接收范围是20HZ-20KHZ,因此声卡在这个范围内音频信号始终要保持成一条直线式的响应效果。如果突起(在声卡资料中是用功率增益来表示)或下滑(用功率衰减)都是失真的表现.
  
    总谐波失真(THD+N: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Noise):THS+N是对声卡是否保真度的评价指标。它对声卡输入的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的吻合程度进行比较。数值越低失真度就越小。在这个式子中的“+N”表示了在考虑保真度的同时也对噪声进行了考虑。
  
    Direct Sound 3D:源自于Microsoft DirectX的老牌音频API。它的作用在于帮助开发者定义声音在3D空间中的定位和声响,然后把它交给DS3D兼容的声卡,让它们用各种算法去实现。定位声音的效果实际上取决于声卡所采用的算法。对不能支持DS3D的声卡,它的作用是一个需要占用CPU的三维音效HRTF算法,使这些早期产品拥有处理三维音效的能力。但是从实际效果和执行效率看都不能令人满意。所以,此后推出的声卡都拥有了一个所谓的“硬件支持DS3D”能力。DS3D在这类声卡上就成为了API接口,其实际听觉效果则要看声卡自身采用的HRTF算法能力的强弱。
  
    EAX:环境音效扩展,Environmental Audio Extensions,EAX 是由创新和微软联合提供,作为DirectSound3D 扩展的一套开放性的API;它是创新通过独家的EMU10K1 数字信号处理器嵌入到SB-LIVE中,来体现出来的;由于EAX目前必须依赖于DirectSound3D,所以基本上是用于游戏之中。在正常情况下,游戏程序师都是用DirectSound 3D来使硬件与软件相互沟通,EAX将提供新的指令给设计人员,允许实时生成一些不同环境回声之类的特殊效果(如三面有墙房间的回声不同于完全封闭房间的回声),换言之,EAX是一种扩展集合,加强了DirectSound 3D的功能。
  
    A3D:是Aureal Semiconductor开发的一种突破性的新的互动3D定位音效技术,使用这一技术的应用程序(通常是游戏)可以根据用户的输入而决定音效的变化,产生围绕听者的3维空间中精确的定位音效,带来真实的听觉体验,而且可以只用两只普通的音箱或一对耳机在实现,而通过四声道,就能很好的去体现出它的定位效果。
  
    H3D:其实和A3D有着差不多的功效,但是由于A3D的技术是给Aureal Semiconductor注册的,所以厂家就只能用H3D来命名,Zoltrix速捷时的AP 6400夜莺,用的是C-Media CMI8738/C3DX的芯片,不要小看这个芯片,因为它本身可以支持上面所说的H3D技术、可支持四声道、它本身还带有MODEM的功能。
  
    Sensaura/Q3D:CRL和QSound是主要出售和开发HRTF算法的公司,自己并不推出指令集。CRL开发的HRTF算法叫做Sensaura,支持包括A3D 1.0和EAX、DS3D在内的大部分主流3D音频API。并且此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ESS、YAMAHA和CMI的声卡芯片上,从而成为了影响比较大的一种技术,从实际试听效果来看也的确不错。而QSound开发的Q3D可以提供一个与EAX相仿的环境模拟功能,但效果还比较单一,与Sensaura大而全的性能指标相比稍逊一筹。QSound还提供三种其它的音效技术,分别是QXpander、QMSS和2D-to-3D remap。其中QXpander是一种立体声扩展技术;QMSS是用于4喇叭模式的多音箱环绕技术,可以把立体声扩展到4通道输出,但并不加入混响效果。2D-to-3D remap则是为DirectSound3D的游戏而设,可以把立体声的数据映射到一个可变宽度的3D空间中去,这个技术支持使用Q3D技术的声卡。
  
    IAS(Interactive Around-Sound):从上面谈到的各种API和技术看各有特点,它们有的相互兼容、有的却水火不容。对于游戏开发者来说,为了让所有的用户都满意,很多时候必须针对不同的系统和API编写多套代码,这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如果又有新的音频技术出现,开发者就又要再来一次。IAS就是针对这个麻烦而来的。IAS是Extreme Audio Re-ality,Inc(EAR)公司在开发者和硬件厂商的协助下开发出来的专利音频技术,这个技术能测试系统硬件,管理所有的音效平台需求,从而允许开发者只写一次,即能随处运行。IAS为音效设计者管理所有的音效资源,提供了DS3D支持和其它环绕声的执行。这样,开发者就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创作真实的3D音效,而无须为兼容性之类的问题担心。
  
    HRTF:是一种音效定位算法,它的实际作用在于欺骗我们的耳朵。简单说这就是个头部反应传送函数(Head-Response Transfer Function)。要具体点呢,可以分成几个主要的步骤来描述其功用。 第一步:制作一个头部模型并安装一支麦克风到耳膜的位置; 第二步:从固定的位置发出一些声音; 第三步:分析从麦克风中得到声音并得出被模型所改变的具体数据; 第四步:设计一个音频过滤器来模仿那个效果; 第五步:当你需要模仿某个位置所发出的声音的时候就使用上述过滤器来模仿即可。 过滤器的回应就被认为是一个HRTF,你需要为每个可能存在声源的地方来设置一个HRTF。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无限多个HRTF。这里的原因也很简单,我们的大脑并不能如此精确。对于从我们的头部为原点的半球形表面上大约分布1000个这样的函数就足够了,而另一半应该是对称的。至于距离感应该由回响、响度等数据变化来实现。
  
    声卡外置接口:
   -Joystick/MIDI:标准15针D型接口,支持游戏杆和MIDI设备
  
   -Line Out 1: 前置扬声器或立体声耳机(32欧姆),除两个简化版(Value和数码版)外,SB Live!系列均为镀金模拟输出接口。
  
   -Line Out 2:后置扬声器,不支持耳机
  
   -Microphone In:外置模拟式麦克风,没有电磁干扰声
  
   -Line In:模拟式线输入 内置接口
  
   -TAD:TAD(Telephone Answering Device,电话应答设备),如果你有一个进行自动应答的Modem,可连接它来作为更完整的多媒体系统。
  
   -CD Audio:CD音频接口,可以通过连在声卡上的扬声器播放CD音乐
  
   -AUX:连接其它内置设备的接口,如:TV/FM调谐卡,MPEG解码卡,MIDI专用卡
  
   -I2S:缩放视频数字输入,用于创新的PC-DVD数字混音/环绕系统
  
   -S/PDIF:S/PDIF(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索尼和飞利浦数字接口英文缩写,是由SONY公司与 PHILIPS公司联合制定的)(民用)、 AES/EBU(专业)接口格式。一般的数字音源都会有DIGITAL OUTPUT(数字输出)的端子,便于使用者外接品质较好的DAC(数模转换器)来提升音质或者和其它音响设备接驳。它可以避免模拟连接所带来的额外信号,减少噪音,并且可以减少模数数模转换和电压不稳引起的信号损失。由于它能以20bit采样音频,所以能在一个高精度的数字模数下,维持和处理音频信号。S/PDIF使得整个系统保持较高的品质,所以采用了S/PDIF的SB LIVE在保真度、连通性和创新性方面超越了许多家庭立体声系统。而根据数据流的传输形式S/PDIF又可细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一、光纤线TOSLINK;二、同轴线 Coaxial。
  
   -Microphone:连接内部麦克风,可输入其它扩展卡输出的声音
  
   -Modem:连接内置式Modem,你可以使用现有的麦克风/扬声器设置来控制Modem的DSVD或扬声器。
  
   -Digital I/O Header:AUD_EXT40针接口,用带状电缆连接数字输入/输出子卡,支持更多的附加设备 数字I/O卡接口
  
   -Digital DIN:连接Cambridge Soundworks 7.1八扬声器桌面剧院系统
  
   -SPDIF IN:外置RCA数字输入
  
   -SPDIF OUT:外置RCA数字输出
  
   -Mini-DIN MIDI IN:附加的MIDI输入
  
   -Mini-DIN MIDI OUT:附加的MIDI输出



七、显示卡术语解释
    EDO DRAM (Extended Data Out DRAM):扩展数据输出DRAM。对DRAM的访问模式进行一些改进,缩短内存有效访问的时间。
  
    VRAM (Video DRAM):视频RAM。这是专门为了图形应用优化的双端口存储器(可同时与RAMDAC以及CPU进行数据交换),能有效地防止在访问其他类型的内存时发生的冲突。
  
    WRAM (WINDOWS RAM):增强型VRRAM,性能比VRAM提高20%,可加速常用的如传输和模式填充等视频功能。
  
    SDRAM (Synchronous DRAM):同步DRAM。它与系统总线同步工作,避免了在系统总线对异步DRAM进行*作时同步所需的额外等待时间,可加快数据的传输速度。
  
    SGRAM (Synchronous Graphics DRAM):同步图形RAM,增强型SDROM。它支持写掩码和块写。写掩码能够减少或消除对内存的读-修改-写的*作;块写有利于前景或背景的填充。SGRAM大大地加快了显存与总线之间的数据交换。(如:丽台S680、Banshee)
  
    MDRAM (Multibank DRAM):多段DRAM。MDRAM可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有效区段,减少了每个进程在进行显示刷新、视频输出或图形加速时的时间损耗。
  
    RDRAM (Rambus DRAM):主要用于特别高速的突发*作,访问频率高达500MHz,而传统内存只能以50MHz或75MHz进行访问。RDRAM的16 Bit 带宽可达 1.6Gbps(EDO的极限带宽是533Mbps),32Bit带宽更是高达4 Gbps。



八、主板术语解释
    芯片组: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它决定了主板所能够支持的功能。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芯片组有Intel、VIA、SiS、Ali、AMD等几家公司的产品。其中,Intel公司的主流产品有440BX、i820、i815/815E等。VIA公司主要有VIA Apollo Pro 133/133A、KT 133等芯片组。SiS公司主要是SiS 630芯片组。Ali公司主要有Ali Aladdin TNT2芯片组、AMD则有AMD 750芯片组。其中,除了Intel公司的i820、i815/815E芯片组以外,所有的芯片组都是由两块芯片构成:靠近CPU的那一块叫做北桥芯片,主要负责控制CPU、内存和显示功能;靠近PCI插槽的那一块叫做南桥,主要负责控制输入输出(如对硬盘的UDMA/66/200模式的支持),软音效等。而Intel公司的i820、i815/815E芯片组采用了新的结构,由三块芯片构成。分别是MCH(memory controller hub,功能类似于北桥)、ICH(I/O controller hub,功能类似于南桥)、FWH(Fireware hub,功能类似于BIOS芯片)。由于新的芯片组使用专门的总线(一般称为加速集线器结构AHA,Acclerated hub Architecture)来连接主板的各设备,而不是像原来那样使用PCI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因此在多设备工作时有比较大的效能提高。
  
    CPU接口:由于市场上主流的CPU大多是Intel和AMD两家公司的产品,所以主板上常见的也只有Socket 370(支持Intel新赛扬和coppermine“铜矿”处理器),Slot 1(支持Intel赛扬和老PIII处理器,也可以加转接卡支持Socket 370处理器),Slot A(支持AMD Athlon处理器),Socket A(支持AMD新Athlon和Duron处理器)等几种接口。不同的接口之间不能通用(只有SLOT 1接口可以加转接卡支持Socket 370处理器)。大家购买时要认清。
  
    新型实用型技术:
     a.软跳线技术:所谓跳线,就是一组通断开关,通过对通、断的不同组合,来达到调整CPU频率或者实现一些其他功能(如调整电压)的目的。以前的跳线一般是由一组金属针脚或拨指开关组成。自从升技公司的经典软跳线技术Softmenu出现以后,有不少的厂商也加入这项功能,即可以在BIOS中直接设定CPU频率和电压等。但由于前段时间CIH等病毒对BIOS破坏比较严重,所以一些公司还是保留了硬跳线(如DIP开关)等功能。
  
    b.新的BIOS升级技术:以前的BIOS升级被视为“高手”的专利。因此其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普通用户不敢轻易涉足。但是一些厂商开发了一些特殊的BIOS升级功能,使得BIOS升级再不会像以前那样危险和神秘了。 比如微星新的815主板就可以在Internet上直接升级,只要你连上网络,系统将自动检测你的BIOS版本,如果发现你所使用的产品有新的BIOS文件,将会自动下载并更新,大大减少了用户的*作。使BIOS更加简单。
  
    c.节能功能:目前的节能功能主要有STD和STR两种。STD(Suspend to Disk),挂起到硬盘,是指系统在深度休眠时,将目前的资料保存在硬盘上,当再次开机时可以省去重启的时间,目前STD技术已属于淘汰的类型,更新的是STR技术。STR(Suspend to Ram),挂起到内存,即当系统深度休眠时将资料保存在内存中,重启到原来的状态只需要3秒左右。目前的较新的主板(如815主板)都支持此技术。
  
    d.异步内存调整技术: 在VIA的芯片组VIA Apollo Pro 133/133A和KT 133等中,有一项内存和外频异步运行的功能。就是在标准外频下(如66MHz或100MHz等),可以将内存运行的频率比外频低33MHz或高33MHz。这项技术极大地方便了一些老用户,这样就可以使用将比较新的内存和比较老的CPU(或比较老的内存和比较新的CPU)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发挥其功能。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在非标准外频下(如83MHz),那么内存运行的频率将不会按照这个规律增加,具体的增加值会因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e.扩展槽分频技术: 每一个类型的总线都有自己额定的运行频率,如果超过太多,就可能使设备运行不正常。比如PCI设备的额定频率是33MHz,AGP设备的额定频率是66MHz。当外频运行在100MHz时,PCI设备就需要工作在外频的三分之一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如声卡等设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分频;如果一旦外频在1333MHz上,PCI设备就需要四分频了。如果外频再往上升,即使是四分频,也会比标准频率高出不少,而且AGP设备通常只支持二分频,所以在高外频下(如150MHz),如果PCI设备(声卡)或AGP设备(显卡)质量不好,将严整影响整个系统的超频性能。目前PCI总线只支持四分频,而AGP总线只支持二分频。
  
    安全保护技术:由于目前病毒的危害很大,因此一些安全保护技术也必不可少。比如在对BIOS的保护上,就采取了多种形式。最简单的就是在BIOS旁加上写保护跳线,以避免病毒侵害;还有就是使用双BIOS,即使一个被破坏了也有另一个可以工作,如技嘉就采用了这种技术;再有即使一些厂商自己开发的集成几种技术的产品,如联想的“无敌锁”,“宙斯盾”等,其原理也是避免病毒侵害BIOS。 主板诊断技术也是一项比较实用的技术。如微星的D-LED技术,就是将故障用四个灯亮的颜色来表示。如显卡故障用两个红灯表示,而内存故障用三个红灯表示等。这样可以帮助一些初学者判断故障的所在,以便对症下药。而硕泰克开发的语音提示技术将语音芯片固化在主板上,可以将故障直接“说”出来(用机箱小喇叭发声),更是满足一些追新族的喜好。
  
    新型接口:AGP Pro接口:随着显卡处理功能的强大,其能量消耗也越来越高,传统的AGP插槽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而AGP Pro插槽比普通AGP插槽长一些,增加了一些接地线,使得信号更加稳定,在大电流的干扰下,这样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使显卡更加稳定地工作。 CNR插槽:(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riser)是出现在新的i815E芯片组上的新插槽。它支持以太网卡和MODEM,功能有点类似于AMR插槽,但是更强大。
  
    440BX芯片组:INTEL专为支持高主频Pentium II而开发的芯片组,它在440LX的基础上有两大改进:一是可支持400MHz的Pentium II;二是内存最大可扩展到1GB。
    
    440EX芯片组:它是INTEL为支持"赛扬"微处理器而开发的芯片组。它定位在低价位的个人电脑,由它构成的主板最大内存可支持256MB。
    
    440FX芯片组:它是Pentium PRO微处理器开发的芯片组。它为三片结构,分别是82441FX(系统及内存控制器)、82442FX(数据总线加速器)、82371SB(PCI、ISA、IDE加速控制器)。
   
    440LX芯片组:它为两片结构,它引入了QPA四端口加速设计,使得动态仲裁速度更快;流水线多元化更合理;UITRA DMA性能经过改进后,使硬盘传输率更快。
   
    450NX芯片组:它是INTEL为高档服务器研制的超级芯片组。主要为Deschutes(增强型Pentium II)芯片而开发的。目标定位于服务器、高档工作站领域。它的CACHE最大可扩展到2MB。
  
    5591+5595套片: 它是SIS公司专为支持Socket-7结构的高主频Pentium级CPU而开发的芯片组。它可以支持AGP图形加速卡。有一些还可以支持100MHz总线频率,CPU主频率可支持到266MHz;SDRAM内存最大可扩展到768MB。
    
    ACPI电源接口:是Pentium以上主板特有的一种新功能。作用是在管理电脑内部各种部件时尽量做到节省能源。 SMP对称多处理模式: 它的特点是当插入两个CPU同时工作时,就支持交替运行方式好提高CPU的工作效率。但两个CPU的特性一定要完全一致。
  
    AGP插槽:(Accelerated-Graphics-Port:加速图形端口)它是一种为缓解视频带宽紧张而制定的总线结构。它将显示卡与主板的芯片组直接相连,进行点对点传输。但是它并不是正规总线,因它只能和AGP显卡相连,故不具通用和扩展性。其工作的频率为66MHz,是PCI总线的一倍,并且可为视频设备提供528MB/S的数据传输率。所以实际上就是PCI的超集。
  
    AMD-640芯片组:该芯片组是AMD公司的产品。它的一些特性为:支持所有的Pentium级CPU,特别优化AMD-K6-CPU;能真正发挥66MHZ以上的SDRAM高速性能;还具有遥控唤醒功能;而且内部带有USB接口控制器等;但它不支持AGP。
  
    ASUS插槽:是华硕公司在其生产的主板上别出新裁的一个设计。其结构是在PCI插槽后又增加了一个短槽,以配合华硕自己生产的配套声卡使用。
  
    ATX板型:它的布局是"横"板设计,就象把Baby-AT板型放倒了过来,这样做增加了主板引出端口的空间,使主板可以集成更多的扩展功能。
  
    ATX电源: ATX电源是ATX主板配套的电源,为此对它增加了一些新作用;一是增加了在关机状态下能提供一组微电流(5V/100MA)供电。二是增加有3.3V低电压输出。
  
    Baby-AT板型:也就是"竖"型板设计,即短边位于机箱后面板,这样就使主板上各种引出端口的空间很小,不利于插接各种引线及外设。
  
    BIOS: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事先固化在主板的一个专用EPROM芯片中的一组特殊的管理程序。主板就是通过这个管理程序来实现各个部件之间的控制和协调的。
  
    CMOS:CMOS是电脑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它来保护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现在的厂商们把CMOS程序做到了BIOS芯片中,当开机时就可按特定键进入CMOS设置程序对系统进行设置。所以又被人们叫做BIOS设置。
  
    COM端口:一块主板一般带有两个COM串行端口。通常用于连接鼠标及通讯设备(如连接外置式MODEM进行数据通讯)等。
   Concurrent PCI: 并发PCI总线技术,它实际是PCI的一种增强型结构。用于提高CPU与PCI、CPU与内存之间并处理能力,是INTEL最先在440FX中投入使用的。
  
    DIMM:(Dual-Inline-Menory-Modules)是一种新型的168线的内存插槽。它要比SIMM插槽要长一些,可以插下容量不超过64MB的单条SDRAM。并且它也支持新型的168线EDO-DRAM存储器。
  
    EIDE:EIDE(Enhanced IDE:增强性IDE)是Pentium以上主板必备的标准接口。主板上通常可提供两个EIDE接口。在Pentium以上主板中,EDIE都集成在主板中。
  
    EISA总线:EISA(Extended Indust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是EISA集团为配合32位CPU而设计的总线扩展标准。它吸收了IBM微通道总线的精华,并且兼容ISA总线。但现今已被淘汰。
  
    FLASH:FLASH(FLASH-MEMORY:快擦型存储器)它是Pentium以上主板用来存储BIOS程序的。
  
    I/O芯片:在486以上档次的主板,板上都有I/O控制电路。它负责提供串行、并行接口及软盘驱动器控制接口。
  
    IDE:IDE(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一种磁盘驱动器的接口类型,也称为ATA接口。最多可连接两个IDE接口设备,允许最大硬盘容量528兆,控制线和数据线合用一根40芯的扁平电缆与硬盘接口卡连接。数据传输率为3.3Mbps-8.33Mbps。
  
    ISA总线:(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是IBM公司为PC/AT电脑而制定的总线标准,为16位体系结构,只能支持16位的I/O设备,数据传输率大约是8MB/S。也称为AT标准。
  
    MVP3芯片组:它是VIA公司继VP3之后推出的最新产品。它支持100MHz总线频率。主板内存最大可扩展到1GB,支持ECC功能,CACHE最大可支持2MB。
  
    PCI总线: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部设备互连)是由SIG集团推出的总线结构。它具有132 MB/S的数据传输率及很强的带负载能力,可适用于多种硬件平台,同时兼容ISA、EISA总线。
  
    POST:POST(Power-On-Self-Test:上电自检)是BIOS功能的一个主要部分。它负责完成对CPU、主板、内存、软硬盘子系统、显示子系统(包括显示缓存)、串并行接口、键盘、CD-ROM光驱等的检测。
  
    PS/2鼠标接口:现今的一些流行的Pentium主板多采用PS/2做鼠标接口,而放弃常用的串行接口做鼠标接口。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节省一个常规串行接口,又可以使鼠标得到更快的响应速度。
  
    SCSI: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电脑系统界面)它可以驱动至少6个(SCSI-3标准扩充后达32个)外部设备;并且它的数据传输率可达到40Mbps、SCSI-3更可高达80Mbps。
  
    SIMM:(Single-In-line-Menory-Modules)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内存插槽,它是72线结构。如今的内存模块大部分是把若干个内存芯片集成在一小块电路板上。
  
    VL局部总线:(Local Bus:局部总线)是VESA组织设计的一种开放性总线结构。它的宽度是32位,工作频率是33MHz,数据传输率为132MB/S。但是它的定义标准不严格,兼容性不好,并且带负载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已经被PCI代替。
  
    VP3芯片组:它是VIA公司于1997年第四季度推出的最新产品。它是用于Socket 7结构的主板。它的主要性能指标为:支持所有的Pentium级CPU,CPU的最高频率可到300MHz,支持第二代SDRAM内存;最大可扩展到1GB。
  
    电池:Pentium级主板多数用的是锂电池,只有少数用全封闭结构式电池。它是用来保持主板CMOS数据的。
  
    免跳线主板:它是指CPU的主频、工作电压及主板总线工作频率设置均不使用常规的跳线进行设置,而是通过Setup(系统BIOS)进行"软"设置。
    
    内存: 内存实质上是一或多组的集成电路,具备数据的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的功能。因其存储信息的功能各不相同,所以分为只读、可改写的只读和随机存储器。
  
    芯片组:(Chipset)是构成主板电路的核心。一定意义上讲,它决定了主板的级别和档次。它就是"南桥"和"北桥"的统称,就是把以前复杂的电路和元件最大限度地集成在几颗芯片内的芯片组。



九、显示器术语解释
    扫描方式:显示器的扫描方式分为“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两种。如果扫描系统采用在水平回扫时只扫描奇(偶)数行,垂直回扫时只扫描偶(奇)数行的扫描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显示器被称为隔行扫描显示器,这种显示器虽然价格低,但人眼会明显地感到闪烁,用户长时间使用眼睛容易疲劳,目前已被淘汰。逐行显示器则克服了上述缺点,逐行扫描即每次水平扫描,垂直扫描都逐行进行,没有奇偶之分。逐行扫描使视觉闪烁感降到最小,长时间观察屏幕也不会感到疲劳。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隔行显示器在低分辨率下其实也是逐行显示的,只有在分辨率增高到一定程度才改为隔行显示。
  
    刷新频率:从显示器原理上讲,你在屏幕上看到的任何字符、图像等全都是由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排列的点阵组成。由于显像管荧光粉受电子束的击打而发光的延时很短,所以此扫描显示点阵必须得到不断的刷新。刷新频率就是屏幕刷新的速度。刷新频率越低,图像闪烁和抖动的就越厉害,眼睛疲劳得就越快。有时会引起眼睛酸痛,头晕目眩等症状。过低的刷新频率,会产生令人难受的频闪效应。而当采用75Hz以上的刷新频率时可基本消除闪烁。因此,75Hz的刷新频率应是显示器稳定工作的最低要求。
  
    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显示器性能参数是行频,即水平扫描频率,是指电子枪每秒在屏幕上扫描过的水平点数,以KHz为单位。它的值也是越大越好,至少要达到50KHz。
  
    分辩率:分辨率的概念简单说就是指屏幕上水平和方向垂直方向所显示的点数。比如1024*768,其中“1024”表示屏幕上水平方向显示的点数,“768”表示垂直方向显示的点数。分辨率越高,图象也就越清晰,且能增加屏幕上的信息容量。
    在实际应用中分辨率是与刷新频率密切相关的,严格地说,只有当刷新频率为“无闪烁刷新频率”,显示器能达到最高多少分辨率,才能称这个显示器的最高分辨率为多少。而不少厂商所标的最高分辨率,往往连60Hz的刷新颇率都达不到,是没有实际使用价值的。这容易误导消费者。
    带宽:带宽是衡量显示器综合性能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以MHz为单位,值越高越好。带宽是造成显示器性能差异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带宽决定着一台显示器可以处理的信息范围,就是指特定电子装置能处理的频率范围。工作频率范围早在电路设计时就已经被限定下来了,由于高频会产生辐射,因此高频处理电路的设计更为困难,成本也高得多。而增强高频处理能力可以使图像更清晰。所以,宽带宽能处理的频率更高,图像也更好。每种分辨率都对应着一个最小可接受的带宽。当然,你不一定非要带宽达到分辨率的要求,但如果带宽小于该分辨率的可接受数值,显示出来的图像会因损失和失真而模糊不清。一般来说,可接受带宽的一般公式为:可接受带宽=水平像素垂直像素刷新频率额外开销(一般为1.5)。带宽越大,在高分辨率下就越稳定。
  
    一般来说带宽的大小体现了制造厂商的实力,不是每个厂商都能把带宽做得很大,带宽提高,成本随之提高,而且技术不易达到,要靠显示器电路的精心设计才可实现。
  
    安规认证:最初的低辐射标准有著名的MPRI和MPRII。MPRI诞生于1987年,是由部分电脑商、专业人员、瑞典工会及医生组成的瑞典技术认可局(SwedishBoardforTechnicalAccreditation)就电场和磁场放射对人体健康影响提出的一个标准,在现在看来,这个标准还比较宽松。
  
    1990年,MPRI进一步扩展变成了MPRII,更进一步详细列出了21项显示器标准,包括闪烁度、跳动、线性、光亮度、反光度及字体大小等,对ELF(超低频)和VLF(甚低频)辐射提出了最大限制,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严格的电磁辐射标准。MPRI和MPRII历经发展,到现在已经过时了。
  
    瑞典专业雇员联盟(TCO)1992年在MPRII的基础上对节能、辐射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标准更加严格,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TCO’92标准。所谓的TCO标准保证,是由瑞典专业雇员联盟(SwedishConfederationofProfessionalEmployess)推出的,TCO92里面有五个主要的指标:包括低辐射、具备自动关闭功能、显示器必须提供耗电量数据、符合欧洲防火及用电安全标准、必须提供有关TCO验证证明。在1995年,他们更加全新推出TCO95标准,在92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环保意识,要求制造商不能在制造过程中和包装过程中使用有碍生态环境的材料。事实上TCO系列标准不仅仅是针对显示器的,还包括对键盘、主机、便携机等的要求。总的来说,TCO’92是针对显示器的包括电磁辐射、自动电源关闭、耗电量、防火及用电安全、TCO验证证明五个方面的标准;TCO’95则加入了对环境保护和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覆盖了对显示器、键盘和主机单元的要求;TCO’99刚刚发布不久,提出了更严格、更全面的环境保护、用户舒适度等标准,对键盘和便携机的设计也提出了具体意见。通过TCO系列认证是有代价的,厂商为此得在每台显示器上多花出十几至几十美元,这样,通过TCO认证的显示器每台要比同类没通过认证的贵上几百块人民币。但现在的消费者更注重健康,宁愿多花钱买在健康方面放心的产品。
  
    阴极射线管(CRT):这是显示器所用显像管的通称。当显示器接收到计算机(显示卡)传来的视频信号后,通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特定强度的电压,电子枪根据这些高低不定的电压放射出一定数量的阴极电子,形成电子束。电子束经过聚焦和加速后,在偏转线圈的作用下穿过遮罩上的小孔,打在荧光层上,从而形成一个发光点。
  
    彩色显示器则由三支电子枪分别发射不同强度的电子束,并打在荧光层上对应的红®、绿(G)、蓝(色点上,三点发出的光线叠加后,就成为我们看到的某种颜色的色光。有关CRT技术还涉及许多内容,这里只是简单概括一下。未来的CRT会向着更平面化(可以有效降低环境引起的反射)、更短小(可以减少显示器体积,降低发热量)的形式过渡。
  
    像素:每一个像素包含一个红色、绿色、蓝色的磷光体。
  
    “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这是显像管中电子枪对屏幕的扫描方式。隔行扫描是先扫奇数行,后扫偶数行,通过两次扫描来完成对图像的更新。逐行扫描则是连续扫描一次更新图像,这种扫描方式比较稳定没有闪烁感,对眼睛伤害较小。大部分15英寸以上的显示器都应该在1024768的分辨率下能够用逐行扫描方式工作。早期的显示器因为成本所限,使用逐行扫描方式的产品要比隔行扫描的产品贵很多,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隔行扫描显示器现在已经被淘汰。
  
    点距和栅距:在描述这两个显示器术语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与它们相关的一个名词-荫罩。荫罩是显像管的造色机构,是安装在荧光屏内侧的上面刻蚀有40多万个孔的薄钢板。大多数彩色显示器是使用一组三个电子枪来显示彩色,荫罩孔的作用在于保证三个电子束共同穿过同一个荫罩孔,准确地激发彩色荧光粉,使红、绿、蓝色光束分别激发红、绿、蓝色荧光粉。
  
    荫罩可分为孔状荫罩和条栅状荫罩两种类型,从这里也就引出了点距和栅距的概念。所谓点距,是指用孔状荫罩的彩色显示器而言,是显示器屏面上相邻的同色色素点中心之间的距离。点距d是指荧光屏上相邻的相同颜色磷光点之间的对角线距离,单位是mm。有的显示器厂商为了和栅距做比较,只表明水平点距d1。
  
    点距越小的显示器屏幕越清晰,显示出来的图像越细腻,不过对于显像管的聚焦性能要求就越高。几年以前的显示器多为0.31mm和0.39mm,如今大多数显示器采用的都是0.28mm的点距。另外某些显示器采用更小的点距来提高分辨率和图像质量。常见的显示器点距0.28mm(水平方向为0.243mm)。条栅状荫罩类型的彩色显示器不存在点距的概念。这种显示器的彩色元素是由红、绿、蓝三色的竖向条纹构成,没有色素点,当然也就没有点距。
  
    现在,有的商家声称所售的显示器是0.25mm的点距,并能出示相应的技术说明书作为证明。其实,这种显示器通常是条栅状荫罩类型的,它的所谓点距,是指的三色条纹的总宽度。凭肉眼看同档次的孔状荫罩和条栅状荫罩两种类型的显示器,显示效果的区别不算大。但从理论和应用上讲,孔状荫罩显示器显示的图像更精细准确,适合CAD/CAM的应用;条栅状荫罩显示器的色彩要明亮一些(屏幕受到电子束激发的面积略大),更适合于艺术专业的应用。
  
    在点距这个指标上,从一般的应用看,0.28mm点距的孔状荫罩显示器和0.25mm条栅宽的条栅状荫罩显示器已经达到要求,除非特殊需要,使用者不必自寻烦恼,追求更小点距的显示器。
  
    行频:指电子枪每秒钟在屏幕上从左到右扫描的次数,又称屏幕的水平扫描频率,以KHz为单位。它越大就意味着显示器可以提供的分辨率越高,稳定性越好。
  
    场频:指每秒钟屏幕刷新的次数,又称屏幕的垂直扫描频率,以Hz(赫兹)为单位。注意,这里的所谓“刷新次数”和我们通常在描述游戏速度时常说的“画面帧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后者指经电脑处理的动态图像每秒钟显示显像管电子枪的扫描频率。荧光屏上涂的是中短余辉荧光材料,否则会导致图像变化时前面图像的残影滞留在屏幕上,但如此一来,就要求电子枪不断的反复“点亮”、“熄灭”荧光点。场频与图像内容的变化没有任何关系,即便屏幕上显示的是静止图像,电子枪也照常更新。扫描频率过低会导致屏幕有明显的闪烁感,即稳定性差,容易造成眼睛疲劳。早期显示器通常支持60Hz的扫描频率,但是不久以后的调查表明,仍然有5%的人在这种模式下感到闪烁,因此VESA组织于1997年对其进行修正,规定85Hz逐行扫描为无闪烁的标准场频。
  
    带宽:每秒钟电子枪扫描过的总像素数,等于“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场频(画面刷新次数)”,带宽采用的单位为MHz(兆赫)。带宽是显示器最基本的频率特性,它决定着一台显示器可以处理的信息范围,就是指电路工作的频率范围。显示器工作频率范围在电路设计时就已定死了,主要由高频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决定,但高频电路的设计相对困难,成本也高且会产生辐射。高频处理能力越好,带宽能处理的频率越高,图像也更好。
    每种分辨率都对应着一个最小可接受的带宽,但如果带宽小于该分辨率的可接受数值,显示出来的图像会因损失和失真而模糊不清。因为显像管电子束的扫描过程是非线性的,能够为人眼所看到的部分仅仅是扫描线中的一部分,所以在计算带宽的时候还应该除以一个“有效扫描系数”,一般取值为0.6~0.7左右,所以实际的带宽应大于理论值!所以,可接受带宽的一般公式为:可接受带宽=水平像素(行数)垂直像素(列数)场频(刷新频率)/过扫描系数(一般为0.6~0.7)。例如,解析度1024768、刷新频率85Hz的画面,所需要带宽=102476885/0.7约为97MHz。
  
    最大可视面积:这是一个比较好理解的显示器术语,意思就是你的显示器可以显示图形的最大范围。最佳的检测手段是亲自动手用尺子测量一下,应用“勾股定理”看看是如商家所说的显示面积。平常说的17英寸、15英寸实际上指显像管的尺寸。而实际可视区域(就是屏幕)远远到不了这个尺寸。14英寸的显示器可视范围往往只有12英寸;15英寸显示器的可视范围在13.8英寸左右;17英寸显示器的可视区域大多在15~16英寸之间。购买显示器时挑那些可视范围大的自然合算。
  
    TCO标准:随着人们对显示器的辐射、节电、环保等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带动了各种安全认证标准的发展。这些认证标准越来越严格,也越来越挑剔。
    最初的安全认证标准有著名的MPRII和TCO92,其中MPRII历经发展,已经过时了。而由瑞典专家联盟(TCO)提出的TCO系列标准,不断扩充和改进,逐渐演变成了现在通用的世界性标准,引起了显示器生产厂商的广泛重视。它不仅包括辐射和环保的多项指标,还对舒适、美观等多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他们于1992年推出“TCO92”标准,TCO92里面有几个主要的指标:包括低辐射、具备自动关闭功能、显示器必须提供耗电量数据等。由于TCO92审查严格,所以现今能达到此标准的显示器为数并不多。在1995年,他们更推出全新的TCO95标准,在TCO92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环保意识,要求制造商不能在制造过程和包装过程中使用有碍生态环境的材料。TCO99刚刚发布时,对显示器提出了更严格、更全面的环境保护,在用户使用舒适度等方面也提出了具体意见。现在的显示器基本上都能满足辐射、节电、环保等各方面的世界标准,而通过了TCO95/99标准的显示器更是呈上升趋势。
  
    动态聚焦:指电子枪扫描屏幕时,对电子束在屏幕中心和四角聚焦上的差异进行自动补偿功能。普通的电子枪聚焦时会有散光现象,即在边角时像素点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焦距长度不同。散光现象在图像四角最为明显。为减少这种现象发生,需要电子枪做动态的补偿,使屏幕上任何扫描点均能清晰一致。动态聚焦技术是采用一个可经过控制电压的调节器,周期性产生特殊波形的聚焦电压,使电子束在中点时电压最低,在边角扫描时电压随焦距增大而逐渐增高,动态补偿聚焦变化,这样可获得近乎完善的清晰聚焦画面。
  
    显示数据通道DDC:DDC是建立在主机和显示器之间的信息通道,可以将显示器的物理数据直接输给主机。DDC最直接的应用就是提供显示器的即插即用功能,目前主要的DDC标准有DDC1:最初的DDC标准,规定了数据传输格式,由VESA组织颁布;DDC2B:可以使主机读取显示器扩展显示信息的双向数据交换通道;DDC2B+:允许主机和显示器进行双向代码交换,主机对显示器发布显示控制命令;DDC2AB:允许主机对显示器进行遥控双向数据通道。通信带宽更大,甚至可以连接其他外设。
  
    CRT涂层:早期的显示器对荧光屏未作任何处理,显示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电子撞击和外界光源的影响而产生静电和眩光等干扰。静电会吸附灰尘,影响显示效果;而眩光则会使图像模糊甚至于影响用户的视力。为此,目前大多数CRT显示器都对荧光屏进行表面处理。AGAS(防眩、防静电涂层)通过在荧光屏表面喷涂一种矽材料,以扩散光线,而涂料中含有的静电微粒可有效减少屏幕表面依附的电荷;ARAS(防反射、防静电涂层)是一种具有多层结构的透明电解质,可有效抑制光线的反射,同时又不会扩散反射光;超清晰涂层不但大幅度吸收并降低反辐射光的干扰,而且减少了图像投射光线的变形,大大增强了图像对比度和艳丽度,对图像的亮度、清晰度、抗反射和抗闪烁性均有很好的效果,且机械强度较佳。表面蚀刻涂层能够直接蚀刻CRT表层,使表面产生微小凹凸,对外界光源照射进行漫反射,从而有效地降低特定区域的反射强度,减少干扰。
  
    USB接口:现在的显示器,除了显示质量的明显提高外,在显示器的使用方便性方面也做着相应的革新,最显著的革新在于USB接口技术的采用。这种外设连接技术,最终解决了对串行设备和并行设备如何与计算机相连的争论,大大简化了计算机与外设的连接过程。它具体体现在标准化的接口规范、方便的连接、更高的带宽、对多设备的支持、真正的即插即用(热拔插),是理想的外设接入模式。
  
    大多数显示器厂商都看到了USB接口技术应用在显示器方面的好处,并在新型号的显示器产品上内置了USB接口或预留了升级到USB接口的余地。有些厂商还随显示器提供了USBHUB,包括上行、下行或二者皆有的USB接口通道;上行通道可接到机箱内的主板USB接口或另外的USBHUB,下行通道可连接其他USB外设。还有不少厂商迅速生产出了专门的USBHUB产品,让使用者可以连接更多的USBHUB以扩充USB接口的数量。
  
    显示器调节方式:显示器的调节方式一般分为模拟和数字两种。模拟调节的典型方式就是机械式旋钮调整,这种方式是以前14英寸显示器普遍采用的,功能较少,容易损坏,没有记忆功能,在显示器的不同设置下切换相当不方便。数字调节又可分为电子按钮式数字调整和屏幕菜单式调整。电子按钮式调节方式已被普遍采用,这种调节方式除了基本调节方式外,还增加了屏幕梯形失真、枕形失真调节,并能储存每种分辨率或显示模式下的最佳状态,在切换显示模式时能自动调整到储存的模式。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又称OSD。它通过显示在屏幕上的功能菜单达到调整各项参数的目的,不但调整方便,而且调整的内容也比以上的两种方式多,增加了失真、会聚、色温、消磁等高级调整内容。像以前显示器出现的网纹干扰、屏幕视窗不正、磁化等需要送维修厂商维修的故障,现在举手之间便可解决。
  
    此外,还有许多显示器调节方式正在推出,如单键飞梭方式。采用单键飞梭方式调节的显示器周身只有一个按键。通过这一按键,即可实现对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分辨率等参数的调节和控制,并可在屏幕上直接显示调节的结果。与其他每一项参数均需设置一个按键的显示器相比,单键飞梭无疑使*作过程变得更为简单、方便。
  
    平板显示器(FPD):平板显示器()分为发光型和受光型两大类。发光型FPD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等离子体显示器(PDP)、电致发光显示器(包括ELD和LED)、场发射显示器(FED)、真空荧光显示器(VFD)等。其中,PDP无疑是近年来人们最为看好的一种FPD产品。PDP是利用稀有气体(惰性气体)放电产生的真空紫外线激励荧光粉而发光的显示技术。目前,各大公司基本上是采用表面放电式的AC-PDP。等离子体显示技术具有易于制作大屏幕显示设备和便于数字化驱动两个显著特点,另外还具有真彩显示、视角大、对比度较高,以及器件结构及制作工艺易于批量生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人们预计PDP在大屏幕的显示器市场将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受光型FPD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液晶显示器(LCD)、电致变色显示器(ECD)电泳显示器(EPID)、铁电陶瓷显示器(PLZT)等。目前在受光型FDP中,LCD已成为主流产品。



十、打印机术语解释
    控制语言:目前最常用的是Post Script语言。现已被国际有关组织指定为出版行业使用的标准页面描述语言。在彩色激光打印机上,它对色彩有其精确的定位,使打印机如实地输出图像、在显示器上所显示的颜色和扫描仪所扫描得到的颜色更好的达到协调统一。现在普遍使用的是Post Script Level 2语言。
  
    色饱和度:包饱和度是指输出在一个点(Dot)内彩色的充满程度,即通常所说的彩色覆盖比例。色饱和度对于不同类型打印机其标准并都不相同。它不仅与打印机的设计结构及工作模式有关,而且还与所使用的打印介质(纸张等)有一定关系。对于彩色激光打印机,由于它是将极其精细的墨粉热熔(或是热压)于打印纸上,所以能够很容易实现较好的色彩饱和度。而对于彩色喷墨打印机,只有选用满足质量要求的纸张,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色饱和度。
  
    灰度增强技术:该技术是提高激光打印机输出质量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在不改变打印机原有像素尺寸的情况下,将输出的灰度级(层次)提高。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打印机的ASIC芯片来实现,同时以增大打印控制器的内存容量作辅助手段。由于各个生产厂家所选用的ASIC芯片不同,采用的解决问题方法各异,因而最终所达到的灰度增强效果差别很大。在商品化产品中EPSON公司的MGT(Micro Gray Technology)算是做得比较好的之一。
  
    PCL:PCL(Printing Control Language)是HP公司规范的一种页面描述语言,它在Windows环境下打印时,先要将Windows的位图格式转换成PCL格式代码,这样打印机接收后由CPU解释并执行打印。尽管其它公司也都有自己的打印控制语言,但其适用性不如PCL。
  
    打印接口:打印接口,早期使用的是一种名为SPP(Standard Parallel Port)的并行接口,一直到高档486时,这种多年一贯制的接口才被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增强型并行接口)所取代。由于EPP比SPP提高了十多倍,因而一经采用迅速普及。EPP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打印机高速传输的需要,而且与SPP并口实现兼容。如今,另一种高速并口--ECP(Enhanced Capabilities Port:增强型高能接口)也已投入使用。由于支持DMA(Direct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存取)模式,因此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彩色分辨率增强技术:该技术可在三个方面对彩色系列打印机的性能进行提升:其一是可使图像的边缘效果得到改善;其二是能提高图像的灰阶质量;其三是增加色彩级数。由于打印机的种类不同,因此在彩色喷墨打印机、彩色激光打印崐机和热转换打印机上,彩色分辨率增强技术实现起来各不相同。加之受纸张、油墨、墨粉等因素制约很大,因此,当分辨率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再去片面追求DPI是事倍功半。特别是对彩色打印机更是如此。因为彩色输出而言,每英寸上更多的点数,并不就一定能得到更优秀的输出结果,这时其它相关因素(比如色饱和度等)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分辨率增强技术:在摈弃专用分辨率增强卡之后,一些专业厂商相继推出了一种这种技术。其核心是依靠硬件和软件的配合,在不增加(或有限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来提高输出质量的一种技术。运用该技术可以使打印效果有一定提高。早期的分辨率增强技术主要有:HP公司的REt、EPSON公司的RITech、Apple公司的Fine Print、Destiny公司的EET等。其它投入实用的还有Canon公司的AIR、EPSON公司的MGT、NEC公司的AMB等。分辨率增强技术在摈弃专用分辨率增强卡之后,一些专业厂商相继推出了一种这种技术。其核心是依靠硬件和软件的配合,在不增加(或有限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来提高输出质量的一种技术。运用该技术可以使打印效果有一定提高。早期的分辨率增强技术主要有:HP公司的REt、EPSON公司的RITech、Apple公司的Fine Print、Destiny公司的EET等。其它投入实用的还有Canon公司的AIR、EPSON公司的MGT、NEC公司的AMB等。
  
    分辨率:它是打印机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由于它对输出质量有重要影响,因而打印机通常是以分辨率(Resolution)的高低来衡量其档次的。计算单位是DPI(Dot Per Inch)。其含义是指每英寸可打印的点数。例如一台打印机的分辨率是600DPI,这就意味着其打印输出每英寸打600个点。DPI值越高,打印输出的效果越精细,越逼真,当然输出时间也就越长,售价越贵。 彩色分辨率增强技术 该技术可在三个方面对彩色系列打印机的性能进行提升:其一是可使图像的边缘效果得到改善;其二是能提高图像的灰阶质量;其三是增加色彩级数。由于打印机的种类不同,因此在彩色喷墨打印机、彩色激光打印崐机和热转换打印机上,彩色分辨率增强技术实现起来各不相同。加之受纸张、油墨、墨粉等因素制约很大,因此,当分辨率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再去片面追求DPI是事倍功半。特别是对彩色打印机更是如此。因为彩色输出而言,每英寸上更多的点数,并不就一定能得到更优秀的输出结果,这时其它相关因素(比如色饱和度等)则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分辨率增强技术 在摈弃专用分辨率增强卡之后,一些专业厂商相继推出了一种这种技术。其核心是依靠硬件和软件的配合,在不增加(或有限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来提高输出质量的一种技术。运用该技术可以使打印效果有一定提高。早期的分辨率增强技术主要有:HP公司的REt、EPSON公司的RITech、Apple公司的Fine Print、Destiny公司的EET等。其它投入实用的还有Canon公司的AIR、EPSON公司的MGT、NEC公司的AMB等。分辨率增强技术在摈弃专用分辨率增强卡之后,一些专业厂商相继推出了一种这种技术。其核心是依靠硬件和软件的配合,在不增加(或有限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来提高输出质量的一种技术。运用该技术可以使打印效果有一定提高。早期的分辨率增强技术主要有:HP公司的REt、EPSON公司的RITech、Apple公司的Fine Print、Destiny公司的EET等。其它投入实用的还有Canon公司的AIR、EPSON公司的MGT、NEC公司的AMB等。  
  
    PPM(Pages Per Minute):每分钟输出页数是彩色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包括彩色激光)、热转换打印机用来衡量输出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PPM值是指连续打印时的平均速度,如果只打印一页,还需要加上首页预热时间。具体到某一类型产品时,由于输出的对象(有纯文本的,有带彩色文本的及带真彩色照片的,再加上覆盖率不同)不同,加之生产厂商的测试标准也不统一,因而导致PPM指标相差较大。鉴于此PPM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值。 PCL PCL(Printing Control Language)是HP公司规范的一种页面描述语言,它在Windows环境下打印时,先要将Windows的位图格式转换成PCL格式代码,这样打印机接收后由CPU解释并执行打印。尽管其它公司也都有自己的打印控制语言,但其适用性不如PCL。 打印接口 打印接口,早期使用的是一种名为SPP(Standard Parallel Port)的并行接口,一直到高档486时,这种多年一贯制的接口才被EPP(Enhanced Parallel Port:增强型并行接口)所取代。由于EPP比SPP提高了十多倍,因而一经采用迅速普及。EPP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打印机高速传输的需要,而且与SPP并口实现兼容。如今,另一种高速并口--ECP(Enhanced Capabilities Port:增强型高能接口)也已投入使用。由于支持DMA(Direct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存取)模式,因此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十一、扫描仪术语解释
    CCD(电荷耦合器件):CCD发展时间长,技术及制造工艺都已相当成熟,CCD扫描仪的图像质量相当突出,几乎能满足所有方面的要求。它主要采用CCD的微型半导体感光芯片作为扫描仪的核心。使用CCD进行扫描,要求有一套精密的光学系统配合,这使得扫描仪结构复杂。所以它的特点是扫描质量高,扫描范围广(可扫实物)、使用寿命长、分辩率高。传统的CCD技术的工作原理很像复印机,它利用外部高亮度光源将原稿照亮,原稿的反射光经过反射镜、投射镜和分光镜后成像在CCD元件上。由于镜头成像有一定的清晰范围,所以原稿可以具有一定的景深,也就是可以扫描具有立体表面的物体。CCD扫描仪的景深一般可以达到十几厘米,这就是厂商们常说的3D扫描。由于CCD的光学器件比较复杂,很难缩小体积,所以CCD扫描仪一般比较厚重。CCD器件与数码相机中使用的器件相同,制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CCD器件可以做到非常高的光学分辨率,已达到1200×2400dpi以上。
  
    CIS:CIS采用一种触点式图像感光元件(光敏传感器)来进行感光,在扫描平台下一至两毫米处,一排由300--600个紧密排列的红、蓝、绿三色LED传感器所发的光混合在一起产生白色光源,取代了CCD扫描仪中的CCD阵列、透镜、荧光管或冷阴极射线管等复杂结构,变CCD扫描仪为(光、机、电)一体为CIS扫描仪的机、电一体。CIS产品的工作原理很像传真机,它没有镜头组件,CIS感光器件横跨整个扫描幅面宽度,而且最大限度地贴近原稿。CIS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和二极管感光元件,结构简单紧凑,所以体积可以做得很小,CIS产品的厚度通常不到CCD产品的一半。但由于CIS器件没有镜头成像部分,所以景深很小,一般只能扫描平面物体。CIS器件属于半导体器件,在大规模生产后可以实现较低的成本。但CIS技术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其光学分辨率一般只有300 x 600 dpi。CIS与CCD相比,CCD扫描技术由于采用光学成像器件,扫描出的图像色彩与亮度都非常均匀,而且由于采用高亮度光源,所以可以达到非常高的色彩分辨率。而CIS技术使用的是大面积感光器件,在目前还很难保证扫描的均匀度,而且由于使用的是亮度较低的二极管发光器件,所以CIS的色彩分辨率也不如CCD出色。


扫描仪接口的分类
  
    扫描仪按接口主要类型分为EPP、USB、SCSI等三种。它们的特点如下:
  
    1、EPP:它的最大特点是方便。并且现在的加强EPP口和USB、SCSI的速度已经很接近,这样就更加突出它的方便性,同时EPP口对电脑要求低,486以上任何机型都可以用。所以如果您的电脑是老主板的话选择EPP接口的扫描仪是很好的选择。
  
    2、USB:它的最大特点是速度较快,安装方便,可以带电拔插。但它对主板质量要求高。首先必须是支持USB,另外据测试表明如果主板对USB设备供电不足,就有可能导致扫描时死机。随着USB应用的日益广泛,USB接口的扫描仪是发展趋势。
  
    3、SCSI:它的优点是速度快,扫描稳定,扫描时占用系统资源少。缺点是成本较高,且安装麻烦,现在除高档专业扫描仪外,用得越来越少了。


扫描仪的主要技术参数
  
    分辨率:扫描仪的分辨率是光学分辩率,它是指一英寸上分为多少个点,如300dpi就是说在一英寸上它扫描300个光学点数。扫描仪还有一个最高分辩率,它主要是指在光学分辩率上的软件插值,也就是说通过软件运算得到的。
  
    色彩位数:在扫描仪的技术参数中色彩位数是以bit为单位的数据,现在一般世面上有36位与48位的扫描仪。2的多少次方即为多少位数。那么36位就是百万种颜色和48就是亿万种颜色。在使用中当然是颜色(色彩位数)越多越好。但一般家用36位就足够了
  
    ASPI:Advanced SCSI Programming Interface 的缩写。由 Adaptec 公司所开发的一种程序语言或协议,用于SCSI 周边装置 ( 如扫描仪 ) 与 SCSI 适配卡之间的沟通。
  
    自动走纸器(ADF:Auto Document Feeder):这是扫描仪的附加配件,主要用于辅助文字稿的扫描。ADF 可以进行最多达 50 页文字页的连续扫描。该附加配件通常与光学文字辨识软件(OCR)一起使用,而不是用在像 Adobe Photoshop 那类的影像编辑程序。
  
    位(Bit): 这是计算机最小的储存单位。以 0 或 1 来表示位的值。愈多的位数可以表现愈复杂的影像信息。例如:单位(Single-bit)
  单位影像只用一个位的资料来记录每个像素-白色或是黑色。
  
    8 位灰阶(8-bit grayscale):呈现 256(2 的 8 次方 = 256)阶的灰阶层次,用来更精确的表现一般的黑白照片。256 阶的灰阶足以真实的呈现出比肉眼所能辨识出来的层次还多的灰阶层次。
  
    24 位彩色(24-bit color):24 位彩色影像由三个 8 位的彩色信道所组成。红绿蓝信道结合后可产生 1677 万种颜色的组合。 24 位的色彩也称作全彩。
  
    36 位彩色(36-bit color):36 位彩色影像由三个 12 位的彩色信道所组成。红绿蓝信道结合后可产生 687 亿种颜色的组合,即产生较多种颜色(这是与 24 位扫描仪产生的 1677 万种颜色相比较)。因为 36 位扫描仪能够表现更细致的色彩层次,所以扫描得到的这些额外的影像信息能够表现出更生动的色彩,与更逼真的影像。
  
    亮度(Brightness):它是一幅影像中明暗程度的平衡。亮度不同于对比,对比度量的是影像中最亮的色调和最暗的色调之间的差异范围。亮度决定的是明暗色调的强度;对比决定的则是明暗层次的数目。
  
    色彩校准(Color calibration):它确保影像的色彩能够被精确地重建。完整的色彩校准通常分为两个步骤:校准输入设备,如扫描仪;以及校准输出设备,如打印机或屏幕。精确的校准输入和输出设备后,扫描仪就可以准确地捕捉色彩,屏幕或打印机也可以忠实的将色彩表现出来。
  
    电荷耦合组件(CCD):代表 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设备),是一长条状的感光组件,在扫描过程中用来将从影像上反射过来的光波转化为数字信号。
  
    色彩信道(Color channel):指生成彩色影像的红色、绿色和蓝色成分。
  
    彩色影像(Color image):影像类型的一种,包含了最复杂的影像信息(与单位影像和灰阶影像相比较)。要捕捉彩色影像,扫描仪使用的是以 RGB 为基础的色彩模型来处理色彩资料。
  
    对比(Contrast):表示一幅影像中明暗区域的相互关系。对比指的是一幅影像中最亮的色调和最暗的色调之间的差异范围,差异范围越大代表对比越大,差异范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小;亮度则是指一幅影像中明暗色调间的平衡。对比决定的是明暗层次的数目;亮度则决定的是明暗色调的强度。对比低的影像看起来灰暗且平淡。
  
    动态色彩校正(DCR):代表 Dynamic Color Rendition(动态色彩校正),是全友计算机 ( Microtek ) 特有的色彩校色技术。DCR确保扫描进来的影像色彩尽可能的接近原稿的色彩。
  
    去除网点 ( DeScreen ) :ScanWizard 扫描驱动程序中的一项功能,用来除去当扫描印刷品稿件时会呈现出的网花及网点现象。
    
    每英吋的点数(DPI):表示 dots per inch(每英吋的点数),用以度量分辨率的一个单位。dpi 值越大分辨率就越高。
  
    浓度(Dynamic range):代表从白色到黑色之间,扫描仪所能分辨出多少色阶层次的能力。一个具有良好浓度范围的扫描仪能够准确地将原稿的色调层次表现出来,使得影像看起来更清晰,可表现的细节更多。通常位数决定了扫描仪的最大浓度值。例如 36 位扫描仪的浓度值就比 24 位扫描仪为高。
  
    曝光量(Exposure):影像中光线的强度。一幅影像的曝光量可以透过增加或减少感光时间来改变。
  
    档案格式(File format):图形文件储存的格式。可用的档案格式有许多种,各有其优缺点。最通用的档案格式包括 TIFF、PICT、EPS 和 PCX。TIFF是使用最广泛的档案格式。
  
    滤镜(Filters):在影像上制作特殊效果的工具。扫描软件中的滤镜包括模糊/模糊增强,锐利/锐利增强/USM锐利化处理,浮雕效果和边缘强调效果。
  
    灰阶影像(Grayscale):影像类型的一种,不仅只有黑色和白色,还包括真实的灰阶色调。灰阶影像中每个像素含有多个位的资料,可记录和显示更多层次的明暗色调。4 位可产生 16 阶灰阶,8 位则可产生类似照片的 256 阶灰阶。
  
    半色调影像(Halftone):单位影像类型的一种,它是以不同疏密程度的黑色点构成的图案来产生近似灰阶影像的错觉效果。在报纸上看到的图片就是属于这种半色调影像。这些影像通常看起来都较粗糙。
  
    亮部(Highlights):影像中最亮的区域。
  
    色阶分布图(Histogram):影像中明暗像素的分布统计图。色阶分布图的比重偏向左边则表示影像偏暗,比重偏向右边则表示影像偏亮。
  
    色相(Hue):用来区别不同颜色之间差异的一个特性(即是用以区别出红色、绿色或蓝色等颜色)。色相与饱和度不同,饱和度表示的是色相的强度(更红或更绿)。
  
    影像编辑软件(Image-editing software):用来编修影像的软件,如 Adobe Photoshop。
  
    影像增强工具(Image enhancement tools):扫描软件中用来调整色彩和影像品质的工具。这些工具包括 BCE(亮度、对比和曝光量调整);色阶调整工具;色调调整工具,曲线工具和滤镜。
  
    影像类型(Image type):您所期望的影像扫描和处理的方式。ScanWizard 可以选择处理的影像类型有半色调影像、黑白、灰阶或彩色影像。
  
    网片输出机(Imagesetter):它是用来将高分辨率影像或档案输出到相纸或胶片上的输出设备。
  
    插值分辨率(Interpolated resolution):透过软件来提高分辨率,因此也被称作软件增强的分辨率。例如,若您的扫描仪之光学分辨率为300 dpi,则您可以透过软件插值运算法将影像提高到600 dpi。插值分辨率比光学分辨率所获得的细部资料要少些,对一些特定的工作,例如扫描黑白影像或放大较小的原稿时十分有用。
  
    黑白影像(Line Art):单位影像的一种类型,仅有黑白两色,例如铅笔或钢笔的素描。一些单一颜色的图像也可以算是黑白影像,例如机械的蓝图或插图等。
  
    每英吋线数(LPI):它表示lines per inch(每英吋的线数),它是印刷时所用的分辨率单位,lpi 与 dpi 不同, dpi 度量的是电子影像的分辨率。
  
    中间调(Midtones):影像中介于亮部和暗部的区域,大约是 50% 灰阶的部份。
  
    网花(Moire):这是在彩色印刷时非预期出现的图案,它是由于半色调影像套印时的网屏角度不正确而造成此一现象。通常当您扫描半色调影像或者直接从杂志上扫描影像时会出现网花(扫描的原稿不是照片或底片)。
  
    光学文字辨识(OCR):代表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文字辨识),这是扫描影像并将其转换成文字格式的处理过程。
  
    光学分辨率(Optical resolution):扫描仪的实际分辨率,也是决定一幅影像中可视细节数量的关键因素。光学分辨率是分辨率类型的一种,另一种是插值分辨率。
  
    像素(Pixel):计算机在表示数字格式的影像资料时所使用的单位。举例来说,一个影像很单纯的就是以成千上百乃至上百万个像素,以格状的排列方式来表示。
  
    打印方法(Printing methods):您所选择的打印方法应该根据您扫描的影像来调整。例如低分辨率黑白打印机适用于打印文字和黑白影像,但不适用于打印灰阶影像。对于灰阶影像则应使用较高分辨率的打印机,例如能够打印到 600 dpi 至 1200 dpi 的打印机。如果是彩色影像的打印则可以选择彩色喷墨打印机、热升华打印机或印刷机。
  
    分辨率(Resolution):影像的细致度, 用每英吋点数(dpi)来表示。dpi 的数值越大,扫描的分辨率和得到的影像文件也就越大。分辨率有两种类型:光学分辨率和插值分辨率。
  
    红绿蓝(RGB):色彩模型的一种,在此色彩模型中是以不同强度的红、绿、蓝三原色来组成各种颜色。
  
    饱和度(Saturation):色彩的强度,或者是特定色相的颜色强度。例如一幅清晰的红色苹果影像在色彩饱和时会显得「更鲜红」。
  
    缩放比例(Scaling):在 ScanWizard 中放大或缩小影像的处理程序,使影像在传送给影像编辑程序后不必再放大或缩小。缩放比例与分辨率成反比的关系:对同一型扫描仪而言,分辨率设定越低则影像可放大的比例就越大;分辨率设定至最高时,影像比例则只能缩小。
  
    扫描稿件种类(Scan material):扫描时所使用的原稿类型。扫描稿件种类通常可分成三类:反射稿,如相片或印刷品;正片,如幻灯片;负片,如一般拍照时使用的底片。
  
    扫描仪(Scanner):扫描仪是一种捕获影像的装置,可将影像转换为计算机可以显示、编辑、储存和输出的数字格式。扫描仪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例如将美术图形和照片扫描结合到文件中;将印刷文字扫描输入到文字处理软件中,避免再去重新打字;将传真文件扫描输入到数据库软件或文字处理软件中储存;以及在多媒体中加入影像。
  
    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种计算机硬件接口的格式。
  
    SCSI 串行(SCSI chain):连接系统中 SCSI 设备的串接电路。一个 SCSI 串行可以包含扫描仪、光驱、外接硬盘和磁带机。每个连接上的 SCSI 设备都应有不同的 SCSI ID 号码。否则会造成硬件冲突。
  
    暗部(Shadows):影像中最暗的区域。
  
    单位影像(Single-bit image):单位影像是最为简单的一种影像,每个像素只用一个位来记录。单位的影像又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黑白影像(又称为线条稿;Line Art)和半色调影像。
  
    文字扫描(Text scanning):扫描仪常见的一种应用,因为它免去您重新打字输入的程序。扫描仪将文字扫描进来后,透过光学文字辨识软件的处理,将文字输入到文字处理软件中。
  
    终端电阻(Terminator):一个特殊的电阻包或电阻块,可用来告诉计算机 SCSI 串行的终点在何处,并确保整体电路讯号的稳定性。终端电阻的作用像滤波器,可消除由众多电缆线和设备所产生的电器噪声。
  
    光罩(TMA):代表 Transparent Media Adapter,它是扫描仪的附属配备,用来扫描透射稿、幻灯片或底片。TMA有一个特殊的光源设备可防止原稿因曝晒在强光下过久而做废。
  
    TWAIN:一个软件工业的标准,使得软件应用程序和硬件扫描设备之间能够直接传输资料。ScanWizard for Windows 是一个符合 TWAIN 标准的驱动程序,这意味着它可以由像 Adobe Photoshop 这类的 TWAIN 兼容应用程序来驱动使用。在实际应用中这代表当透过 ScanWizard 扫描后,扫描结果会自动送到 Photoshop 程序中。
  
    放大(Zoom):这是在预览窗口中影像放大显像的能力。

文章推荐

应用推荐

网友评论